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尧禾恒寨~锅盔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正军
    2018-12-25 19:40:55   转载

    白水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二《恒寨锅盔》


    文化白水  3月15日


    在中国苹果之乡、文祖仓颉故里的白水县西北19.5公里处,有一个村子叫恒寨。这里民风淳朴,农耕文化积淀深厚,村民以复姓皇甫居多,手工制作品类繁多,其中所产锅盔远近闻名。

    分布区域:恒寨锅盔主要生产于尧禾镇恒寨村,流传于相邻的林皋镇许家河村,尧禾、林皋、杜康,县城街道也有不少加工点和流动商贩。

    历史渊源:恒寨锅盔原名“烙馍”、“坨坨馍”,早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,恒寨烙馍就作为皇家食品,用木轮车运往京城长安(今西安)。明末,闯王李自成七克白水,曾率义军与官军决战于尧禾一带,一日,军需官发现铁锅在战斗中被毁,无法做饭,一皇甫姓老兵急中生智,把和好的面平铺于头盔中,置于火上烧烤,制成烙馍,解了燃眉之急。闯王食后大喜,脱口而出“好一个锅盔馍!”恒寨锅盔由此得名。

    基本内容:70年代至80年代末期,恒寨村民有大半个村子都在加工锅盔,锅盔的销售已经成为该村的一个支柱产业。由于锅盔成品色黄味香,形圆体大,食之酥软可口,筋道耐嚼,受人称赞,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,加之恒寨锅盔的制作工序原始,劳动强度大,加工时间长,工序较繁杂,效益相对低下,从事锅盔馍加工的村民越来越少,现如今在恒寨制作锅盔馍的村民仅剩七、八户人家。恒寨锅盔这一传统手工面食制作技艺处于濒危状况,急需培养一定数量的传承人,开展必要的保护工作。

    制品及作品相关器具:

    原料:自产小麦加工而成的优质面粉、地下井水、碱面等。

    相关器具:面盆、土炕、案、菜刀、杆杖、秤、模具、自制土炉子、块煤等。

    传承谱系:

    皇甫双印,已故

    闫 腾 线,82岁,1947年从艺

    皇甫友胜,55岁,1974年从艺

    皇甫西财,48岁,1981年从艺

    皇甫军红,42岁,1990年从艺

    基本特征:恒寨锅盔采用优质面粉,地下井水,自制酵面发面、和面,手工长时揉面,定形上“花子”(即掌面子“印字”),土炉焦炭火烙、烤制而成。制作工艺繁杂而又讲究,道道工序须精工细做,成品色黄味香,形圆体大,食之酥软可口,筋道耐嚼,令人称赞。恒寨锅盔既是生活的必须品又是馈赠亲朋的佳品,深得人民群众喜爱。

    主要价值:恒寨锅盔历史悠久,唐时就作为贡品,明末解了义军燃眉之急,正式得名。馍面烤有“福、禄、寿、禧”等字样,即显示了中国书法艺术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,又寄托了广大人民群众祈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。我国北方民间有“农历腊月二十三敬灶神”的传统民俗,有祈求来年“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灶火越烧越旺、生活愈来愈圆满”之意,锅盔馍就是主要的供奉品之一。恒寨锅盔所用自产小麦纯天然无污染,用其加工的面粉,没有任何添加剂,和面用的井水,质地纯正,烙烤用的焦炭火,无烟无硫。制成后既有蒸馍的麦香味,又有烙馍的烧烤味。食之口味绵长,麦香沁脾,强身健体,延年高寿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